死人身上的墨玉(1)

事实证明我的分析还是很准确的 尤小松挖到瓷碗的地方就位于当阳窑场遗址的附近。这样的活他已经干过几次 所以积累了一些经验 说白了也就是先粗后细。我和他天天都在荒地里忙活 半个月时间前后挖了大约有十来个瓷碗。这活其实不好做 这个地方应该是过去窑场处理掩埋残次品的地方 进坑之前许多盘和碗已经成了碎片 还有一部分相对完整但品相歪瓜裂枣的也不值钱 我计算过 我和尤小松这两个壮劳力一身泥一身汗在土里钻一天平均只能挖出一个卖的出去的战利品 不过即便是这样 我们的收入在当时的阳川来说比公务员还公务员。

如果就这样挖下去 挖到今天我也能靠自己的双手挖出小康生活水平来。

尤小松兜里有几个闲钱之后就很喜欢请别人喝酒 又特别喜欢讲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当他的生活水平在村里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时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我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比从尤小松嘴里套话还要简单的事情 这些人拿了瓶酒之后就让松爷告诉了他们许多他们想知道的和不想知道的事。就这样 我们失去了这块荒地的独自开采权。

有一天我和尤小松和往常一样光着膀子刨坑 一群带着铁锹镐头的村汉兴高采烈出现在荒地里 这些爷们亲热的和尤小松打招呼 然后三三两两散开队形开始作业。面对我质疑的目光 松爷嘿嘿笑了笑 说这些都是村里的穷兄弟 反正这么大块地 能挖的东西多的是 也不多这几个人。

其实我倒不是担心这些人来抢我们的生意 我只是害怕一传十 十传百的把人都引来。松爷不但告诉穷兄弟们荒地里有金子 还详细告诉他们怎么去挖金子。这帮人玩铁锹的技术比我要强的多 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并从地里挖出了他们人生第一桶金。穷兄弟们尝到甜头 不但自己挖 还动亲戚朋友一块儿来创业 这些亲戚朋友挖到东西以后也都没闲着 不断把这个致富的消息传到四面八方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这片荒地上 热闹非凡。到后来竟然还出现了卖烟卖水卖食品的小贩 乡亲们把当年王进喜开大庆油田的热情都拿出来了。

本来人多一点最多就是影响我们的产量 在那儿挖都是挖 挤挤也就凑合了。但人一多就开始出乱子 还拉帮结派 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人界限划分的很清楚。我和尤小松属于单干的 势单力薄 到那儿都让人排挤 尤小松最初带进来的那帮穷兄弟这时候也基本不尿松爷这一壶了。

我心里隐隐有种很不安的感觉 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安 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不过很快 现实就替我解释了心中的疑惑。松爷村子里的人和另一个村子的人因为一点小事生了摩擦 跟人民币挂钩的东西是最能激人斗志的 这些人最近日子过的很滋润 往常得计划着才能吃的肉现在都是敞开了买 大鱼大肉吃的多了就容易上火 两帮人的脾气都很大 开始吵 然后打 最后展成群殴。武器是现成的 常在田里劳作的人有膀子力气 所以弄出两条人命很好理解。

要是象我们这样的人在荒地上挖坑 哪怕天天挖 直到把地球挖穿估计也没人出来制止 但出了人命以后就不同了 政府很快弄清楚了事情的起因 随即下令禁止任何人再到这块地上从事土木作业。不过那些挖土的人依旧在挖 只是地点由荒地改到自家田里 生产目标也从瓷碗瓷盘变成了粮食蔬菜。因为松爷不爱农业生产 所以我和他一同失业了 好在前段日子只顾着工作 没空闲时间出去消费 所以手里还攒了一点钱 暂时不用为眼前的生计愁。

回阳川过了两个月悠闲日子以后 我和松爷都胖了不少。这段时间我们除了吃睡 全都在三谭院泡着 这儿是个长见识的地方。前些天我们挖出的东西全都卖给三谭院一家叫致古斋的古玩店

▋喜欢看慕容青松写的奇宝疑踪之当阳地宫_第二节 死人身上的墨玉(1)吗?那就记住炒币小+说的域名adzh.com▋(请来炒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所以跟这家老板比较熟。老板姓苏 挺好的一个人 我和松爷转悠累了常到他那儿去喝茶聊天 等彼此的情况都了解的差不多的时候苏老板给我们指了条吃饭的路子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 就是到阳川附近的乡下去淘点小玩意儿。做这种事有个必要的条件 得有一定的文物知识历史知识并且眼光要准。当时我除了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建立的以外其余历史知识基本为零。苏老板是个厚道人 他店里正好缺个伙计 就让我到他那儿去帮帮忙 先学习学习 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另起炉灶。松爷对这档子事不感兴趣 他更愿意到市场里跟旁人聊天胡混。在这一行干了没多长时间我就现这里每桩交易中产生的利润都是非常可观的 所以更激了我的学习热情 在店里不但腿脚勤快而且好学好问 每逢店里进了什么新货苏老板都要给我细细的解说一番 还弄了几本书让我闲的时候读读 如此一年下来 自我感觉还算不错 觉得是该独自上路的时候了。

我和松爷最先光顾的地方是我老家陈村。自从我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父亲进城工作以后 他就很少再回老家 我就更不用说了 只在小时候来过几次 依稀记得村里还有个表叔。父亲不愿回家是因为不想勾起伤心的往事 而我就没这忌讳 充分运用当店员期间练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优势 迅和陈村的乡亲们建立良好关系。关系一趟开 其余事就好办了 时不时都能收件象样的东西。

就这样在陈村以及周边村子里混了小半年之后 我和松爷着实弄了不少好处。不过渐渐的就有资源枯竭的迹象出现 我感觉这里再淘不出值钱东西了 果断的决定转移工作地点。

有一次回三谭院出货的时候苏老板告诉我一个消息 有人在西关峡的小村子里淘出件隋朝的青釉瓷六耳罐。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和松爷一刻不敢停留 生怕别人抢了先 马不停蹄的直奔西关峡。还好 二道贩子们到这里的不多 但村民们见这些日子不断有人来寻摸古物 都长了心眼儿。我看上了一尊小铜佛 还没等开口问价 主人就伸出一个巴掌:少五千不卖。我又想哭又想笑 这物件我拿到市场上能卖五千就算运气了。

村里人和商量好了似的 随便掂件东西出来要的都是天价 还有个人指着一张桌子对我说:这东西有年头了 要的话三千块钱拿去。我上下打量了桌子一番 随手拉开抽屉 里面订的竟然是三合板。

在村里耗了半天 总之是没一个诚心卖东西的 眼见着天擦黑了 还阴沉沉的 我和松爷只得悻悻离去。西关峡在山里头 刚走出村子十多里地 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 弄的我们非常狼狈 慌忙找地方躲雨。这场雨直下到凌晨一点多才停下来 我们俩又冷又饿 强忍着往回走。

合着今天就是个该倒霉的日子 我和松爷一边走一边抱怨着山里的乡亲现在都不厚道了 我鼻子痒痒 打了喷嚏之后脚下一滑 顺着斜坡掉进一个一人多深的沟里。沟底尽是软了吧唧的稀泥 我整个人都栽在稀泥里面 东摸西抓 费了好大劲才站起来。尤小松拿着火机从沟上面照下来 看见我的样子就扑哧一声笑了 我一边吐嘴里的泥一边骂 他笑了足有两分钟才停住 拉着我的手想把我拉上去。松爷又高又壮 原本把我从沟里拉上来不是件难事 但我手上全是滑腻的稀泥 浑不着力 结果他把我拉了一半之后手一滑 让我第二次掉了下去。

这次这孙子在上面笑的更开心了。我抓了团泥随手甩上去 丫才忍着笑再次伸出手 还对我说让我把手上的泥擦干净。我坐在泥坑里用两只手支撑着想站起来 突然 我的右手摸到一样东西 顿时头上就冒了冷汗。

等我确定摸到的确实是这样东西之后 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东西究竟是单个儿的还是和它的主体连在一起的。

因为我右手在泥里摸到的竟然是只冰冷僵硬的人手。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奇宝疑踪之当阳地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慕容青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容青松并收藏奇宝疑踪之当阳地宫最新章节大结局 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