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林汤圆安排好对付史蒂文的计划后。周家欣先走了,踏上了去成都的行程。

重庆至成都,或者说成都到重庆,距离不长,四,五百公里,弯弯绕绕就算有千里吧。可是我们的周大少竟走了五天。其实说起来,这倒不能怪我们周大少。谁叫这个年代的成渝之路艰难异常,有大路但多是牛马道,而所谓的大路开个老解放车的话都嫌路窄,也就是四米宽吧。后来抗战以后,由于战备物资运输的急需,才由国民政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抢出一条重庆经璧山,铜梁,遂宁,大英,至成都的战备急造公路。成渝间几千年来总算有了一条五米左右宽的大道通途了。这也是后世成渝高速公路的鼻祖。不过只需要200分钟的高速路时间这个年代还需要老破牙的汽车开上两,三天,往往是半夜出发,到第三天的早上才能到达目的地。

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30年代。马路(这个基本符合,路多跑马)上出现一辆小汽车,虽说是老掉牙式的福特也是很稀罕的。这个黑亮黑亮的像个乌龟壳似的家伙(比较形象)比起在马路上跑得嘿哧嘿哧,口吐白沫的四川造烧炭客货汽车来说,还是蛮威风的嘛!

也许老福特先生并不领情,觉得周大少不够尊重老者。极不情愿地慢腾腾爬过青杠哨,下坡到达璧山古城时,就歇了。丝毫不理会年轻人对他娘的问候。轻蔑的不置一词:“不逊的小子,有这么用老人家的吗?”

周家欣一看也没有折了。一天就走了50余公里,照此下去要走七,八天才到成都(还赶不上骑马)。早知道就不坐林汤圆的老福特了。不如骑马。

唉,先在璧山歇息吧。

细腻的温软的春风从脸颊拂过,如同记忆静静的流逝,无法握住只能凝望。回到这世已近一年,过去如同一个还有点晃荡的梦境,只是越来越远。感觉与这个年代已渐渐融合了。

璧山千年的黄桷树(大叶榕)粗大的枝条上,系着许多祈愿求福的红色带。城中高高的古戏台上,俏花旦笑骂着“冤家”;不远处嘉陵江上的竹筏上,老艄公唱着悠长的号子;青石板长街上,两边的长丝垂柳枝上冒出片片指甲绿色;从城门通向远处道路的两旁,茁壮的生长着油绿绿的水稻苗。璧山的城啊,如新是旧。

天色渐渐变暗,明月挂在天上,映在水中;彼岸有河灯点点,和着川剧花腔的高亢悠长,猛一口香甜的梅子酒吞下,忽然觉得醉了。依稀记得竹影在客栈的窗外摇曳,好像还有打更声从小巷深处响起“紧闭门窗,小心火烛”。不知什么时候,周家欣甜美的睡了,在这成渝线上的千年古城中,酣然入梦。

其实这个时候的古城老街基本上都没有多大的破坏。既然车慢不由我事急要等人,于是本着路过不能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漫长的五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渝州上空的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渝州上空的鹰并收藏最漫长的五年最新章节350章 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