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欣这一趟西安之行,在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中,就在大西北皮货行业赢得了令西北商人又爱又恨的“周扒皮”的外号,为他娃众多外号中又增添一个后世举人皆知的恶称,比起高玉宝起得同名称呼竟早了许多年,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手机访问:.)

西安城的皮货商人还爱他尕娃?那当然在西安事变发生后那一段混乱纷杂的局势下,是周大少敞开了收购,毫不犹豫接下大家的见钱就给的丢货,当时哪个人不感谢他;恨死他尕娃的是:当局势明朗时人们发现他几乎垄断了所有的货源,为了生意计,人们只好又从他尕娃手里高价把货接回来。这样子一来一去,他尕娃几乎就榨干了所有西安城大小皮货商的血,不喊他尕娃“周扒皮”还喊哪个嘛!

债多了不愁,跳蚤多了不咬,周大少面对这个西安城皮货商给起的“雅号”,也不气恼。他尕娃率领亲信随从十余人,兴高采烈地回程了。当然不可能再翻一回大巴山脉和华蓥山,周大少取道山西、河南下到湖北武汉,坐船回去。

周大少的勤务兵万朵花的背囊中又增添了一种陕西的土特产。啥子哟?说出来笑人。在没日没夜的七、八天皮货收购大战中,周大少突然对陕西的柿饼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回一火色挣了这么多钱,七、八百万元啊!这个出息的,只花了一元多买了十斤干柿饼,叮嘱万朵花背上。把个林大小姐,兰兰妹妹气得够呛:这个干扯扯又麻嘴巴(有石灰的缘故)的干货果品有啥子吃头嘛?!周大少一路上有事无事就拿出一个柿饼慢慢咬扯,别人想尝还舍不得给,边吃边还对此干货赞不绝口:好吃,好吃!林雪儿和兰兰妹妹虽然不稀罕这个,却也不至于否,总比周大少吸纸烟好点啥,这个最少不熏人哈。

这回程的第一站,就是天下闻名的雄关险要---潼关。

到了潼关县城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一众人来到了一家饭馆子吃晚饭。这个叫“秦记饭馆”的饭店,其实饭菜做得还是可以的,但是生意却平平淡淡。这个时候本来应该是吃晚饭的高峰时段,也没啥子闹热的场面,十来张桌子只稀稀拉拉坐了四、五桌人。

周家欣手里拿着个干柿饼饶有兴趣地喊人家伙计把“秦记饭馆”的特色菜给他报上一遍。未必都要喊来吃嘛?这两桌子菜周大少这些人可吃不完。伙计见他们人多,占了两桌子,也算是个大客了,态度倒是很热情的。见喊他报菜名的小掌柜虽说是个瘦弱少年,但众人却唯他是举,也就应周大少的要求,花了几分钟把秦记饭馆的特色菜从头到尾介绍了一遍。

周家欣点了一些菜后,对伙计说道,等一会儿我们吃完了,喊你们掌柜的来一趟哈,我有话跟他说。

这个秦记饭馆的掌柜秦德良是一个知趣的人,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漫长的五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渝州上空的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渝州上空的鹰并收藏最漫长的五年最新章节350章 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