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5日,周大少团长的车队经过一周的近三千里的长途跋涉顺利到达北平正南,距离大红门20余公里的小村子南各庄。[全文字]这个地方是周大少团长开始规划“拯救大兵”行动计划时就寻找的一处可随时向北平东、西、南三面出击的地方,隔主要的交通线不远,离“拯救大兵”计划的目的地南苑西北军29路军大学生军训团也就十余公里。当时通知军情处北平特工组的何启明组长尽量在北平南郊符合这种条件的地方找一个小村子,人口在百户千人左右,村庄地势稍有起伏为好,有林子更好。

周大少团长一进南各庄,连叫地方找的好!南各庄距离右边的铁路公路都只有几公里远,村子背靠着一个不算很高在大平原上却是个能看出十余里的制高点的大土堆(周大少团长估计是一个有些规格的古墓),周边树林密布,是个很好的隐蔽处;村前环绕着一条小河(小西河),进出村子全靠河上一座不知什么年代的古朴的石桥。也就是说,控制了土堆上的制高点和村前小河的石桥,即可严密控制南各庄,倒真是一个隐蔽防守的好地方。

从南各庄向西经黄村,既可到中日两军胶着正酣的长辛店,宛平城,卢沟桥,丰台城;正北经黄村可到北平南郊的大红门,南苑;向东经黄村、马驹桥,既可监控通县从天津来的小鬼子的动向。周大少团长狠狠表扬了北平特工组的弟兄们,重奖一万元!

南各庄的乡亲们,从一大早开始就很稀罕的看到这支“商队”的一长溜大卡车开过村前小河石桥,分别在村里的晒麦场和村后大土堆的树林间隐蔽起来。那晒麦场上几辆大卡车盖满了麦秆、玉米杆,浑象几个大麦秆、玉米杆垛子。不凑近仔细瞧,完全看不出大卡车的一点痕迹了。几十个健壮的小伙儿,在一个瘦弱少年的指挥下,麻溜得做着事情。老村长宝刀不老(别看年纪大老村长一口大刀玩得可好,人称宝刀不老)和村里几个主事的在一旁陪着。

“老村长,谢谢你和南各庄乡亲们的相助啊。晚辈的商队有些贵重的货品只好先猫在村里了,给你们添了麻烦了!”周大少团长对老村长客气道。

宝刀不老的老村长眼看着这些壮硕的小伙儿把一个个大木箱子,大铁油桶子和几千斤的信阳大板栗卸下车,抬的抬,推的推,弄到村里提供给商队的大祠堂里去了。心想:“就这些大木箱子、大铁油桶子、大板栗就是这个小周老板嘴里的贵重货品啊?!”嘴里也就客气一番。人家小周老板的商队可不白住:一个月时间小周老板甩了一万元!这个冀中平原上的小村子,就算是村中首富老村长宝刀不老一年也就挣个二三百元的,其他人户家一年最多几十元顶天,这一大一万元可是多大的数目啊?!

这住宿安排可就有点意思了:按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漫长的五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渝州上空的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渝州上空的鹰并收藏最漫长的五年最新章节350章 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