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制授元昊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定难军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使、西平王,以司封员外郎、判开拆司杨告为旌节官告使,礼宾副使朱允中副之。173元昊既袭封,即阴为叛计。时改元明道,而元昊避父名,辄称显道于国中〔三一〕,虽亦贡奉,然僭已萌矣。初对使者,设席自尊大,而告徙坐即宾位,不为屈。又闻屋后有数百人锻声,知其必叛,独畏懦不敢言。告,允恭子也。告,或已见允恭没时。

淮南、江东民饥,诏制置发运司转米三十万斛赈济之。

诏上御药自今比内殿承制,上御药供奉比崇班,仍居本品之上。

乙未,诏三班院,宗室壻年及格者,与在京差遣。

丙申,诏苏州所没丁谓庄田,还给其家,仍以其子前内殿承制珝为供奉官。

十二月庚子,诏以来年二月躬耕藉田,先请皇太后恭谢宗庙,权罢南郊之礼〔三二〕,其恩赏并就礼毕施行。

辛丑,命直集贤院王举正、李淑与礼官详定藉田及皇太后谒庙仪注。礼官议皇太后宜准皇帝衮服减二章,衣去宗彝,裳去藻,不佩剑,龙花十六株,前后垂珠翠各十二旒,以衮衣为名。诏名其冠曰仪天。又言:“皇太后乘玉辂,服袆衣,九龙花钗冠。行礼,服衮衣,冠仪天冠。皇太妃、皇后乘重翟车,服钿钗,礼衣以绯罗为之,具蔽膝革带佩绶履,其冠用十二株花钗。太庙行礼,并服袆衣。”诏可之,敕有司制礼衣及重翟以下六车。始,太后欲纯被帝者之服,参知政事晏殊以周官王后之服为对,失太后旨,辅臣皆依违不决。薛奎独争曰:“太后必御此见祖宗,若何而拜?”固执不可。虽终不纳,犹少杀其礼焉。殊事据神道碑,正传不取〔三三〕,奎墓志云太后乃改他服,误也。

壬寅,知天雄军、天平节度使王曾加同平章事,知天雄军如故。又加彰德节度使柴宗庆同平章事。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崇勋为枢密使。崇勋曲谢,太后与上言:“先帝最称崇勋质信,可任大事。”又超迁之。

甲辰,以宰相吕夷简为恭谢太庙藉田大礼使〔三四〕,张士逊为礼仪使,枢密使张耆为仪仗使、杨崇勋为卤簿使,枢密副使夏竦为桥道顿递使。

丙午,追封秦国贤肃长公主为大长公主。秦国降王承衍。

羣臣上皇帝尊号曰睿圣文武体天法道仁明孝德,上皇太后尊号曰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凡五上,乃许之。

壬子,江东转运司言本部灾伤,请权罢上供物,从之。

太常博士杨伟、郭稹并为集贤校理,殿中丞宋祁为直史馆,太子中允韩琦为太常丞、直集贤院,大理评事石延年赵宗道、上元县主簿吴嗣复、合肥县主簿胡宿并加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