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如六塔不能容大河,横陇故道,本以高淤难行而商胡决,今复驱而注之,必横流而散溢,自澶至海二千余里,堤埽不可卒修,修之虽成,必不能捍水,如此等事甚多,士无愚智〔三三〕,皆所共知,不待臣言而后悉也。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臣前未奉使契丹时,已尝具言故道、六塔皆不可为。且河水天灾,非人力可回,惟当治堤防顺水为得计。及奉使往来河北,询于知水者,其说皆然。而恩、冀之民今被水害者,亦皆知其不便,皆愿且治恩、冀堤防为是。下情如此,谁为上通,臣既知其详,岂敢自默。伏乞圣慈特谕宰臣,使审其利害,速罢六塔之役,差替李仲昌等不用,命一二精干之臣相度堤防,则河水不至为患,不必求奇策,立难必之功,以为小人侥幸冀恩赏之资也。惟朝廷熟计,亟罢六塔之役。

时宰相富弼尤主仲昌议,疏奏,亦不省。

壬子,新修醴泉观成,即祥源观也,因火更其名。

庆历初,淄、潍、青、齐、沂、密徐淮阳〔三四〕八州军既弛盐禁,兖、郓亦相继许通海盐。自是诸州官不贮盐,而岁应授百姓蚕盐皆罢给,然百姓输蚕盐钱如故。是岁,始诏百姓输蚕盐钱以十分为率,听减三分云。此据食货志但云至和中〔三五〕,不得其时。实录、会要俱无之。今改“至和中”作“是岁”,附至和二年末,盖至和三年九月方改元嘉佑也。

◎注释

〔一〕盖由贾昌朝欲复故道“盖”原作“岂”,据长编纪事本末卷四七再修澶州决河、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〇九论修河第二状改。

〔二〕且开六塔者既说云减得大河水势阁本无“既”字,同上长编纪事本末同。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同上欧阳文忠公文集无“说”字。

〔三〕此则减水之利虚妄可知未见其利也阁本及同上长编纪事本末、宋史卷九一河渠志均作“此则减水未见其利也”。同上欧阳文忠公文集无“未见其利也”五字。

〔四〕止是分减之水别河下流无归阁本及同上长编纪事本末、宋史卷九一河渠志均作“止是别河下流”。同上欧阳文忠公文集无“别河”二字。

〔五〕及横陇既决“及”原作“今”,据阁本及同上长编纪事本末、欧阳文忠公文集、宋史改。

〔六〕乃决于上流之商胡口“决”下原有“又”字、“于”原作“游”,据阁本及同上长编纪事本末、宋史删改。同上欧阳文忠公文集作“乃又于上流商胡口决”。

〔七〕地势斗下“斗”原作“平”,据同上欧阳文忠公文集、宋史改,阁本作“陡”可证。

〔八〕至于开凿故道“于”字原脱,据阁本及同上长编纪事本末、欧阳文忠公文集、宋史补。

〔九〕暂塞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