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头供奉官董中令以捕获李逢,迁一官。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

壬子,河东转运司言:“祁、洺盗李昌等前后四十九发,潞州指挥使、披带班殿侍崔全应募,率宣毅兵李庆等斩获首级。”诏授全三班借职,三班差使〔五〕,余迁资有差。

诏五服年月敕嫡孙为祖注,增入嫡子死,无众子,然后嫡孙承重,即嫡孙传袭封爵者,虽有众子,犹承重。

先是,同知太常礼院李清臣言:“五服年月敕嫡孙为祖注,谓承重者。为曾祖、高祖后者,亦如之。又祖为嫡孙注云:"有嫡子则无嫡孙。"又封爵令:"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有罪戾立嫡孙〔六〕,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孙以下准此。"究寻礼令之意,明是嫡子先死,而祖亡以嫡孙承重,则礼先庶叔,不系诸叔存亡,其嫡孙自当服三年之服,而众子亦服为父之服。若无嫡孙为祖承重,则须依封爵令嫡孙远近以次推之。且传爵、承重,义当一体,礼令明白,固无所疑。而五服年月敕不立庶孙承重本条,故四方士民尚疑为祖承重之服或不及上禀朝廷,多致差误。欲乞祖亡无嫡孙承重者,依封爵令传袭条,余子孙各服本服。如此则明示天下人知礼制,祖得继传,统绪不绝,圣王之泽也。”下礼院,请如清臣议。既而中书言:“古者封建国邑而立宗子,故周礼嫡子死,虽有诸子,犹令适孙传重,所以一本统,明尊卑之义也。至于商礼则适子死,立众子,无众子,然后立孙。今既不立宗子,又不常封建国邑,则嫡孙丧祖,不宜纯用周礼。”故有是诏。

诏淮南、两浙、江南、荆湖路转运司具旱灾州军以闻。

上谓王安石曰:“沈括奏契丹地界事,似已说得了当,不知实如此否?彼或更不遣泛使来。”安石曰:“契丹固宜无他,既见朝廷许再遣泛使无所惮,则必不再遣也。”此据日录二十二日事,括以五月二十五日至北庭,六月五日起离,住十一日。

括初至雄州,敌遮境不纳,责地不已,数火边候,以示必举。留雄州二十余日,萧禧还,乃纳使人。括草遗奏,付其兄雄州安抚副使披,其大意言:“臣不还,敌必倾国为寇。敌之器甲、材武皆不逮中国,所恃者惟众而习劳苦,不持粮。制敌之术,惟聚兵定武,合西山之众,以守磁、赵。黎阳河狭而岸近,折棰可济,当分澶、魏之甲,以塞白马之津。怀、卫坚壁,以塞洞道。敌不得而西,必出中路以趋河桥,则决齐贾原武、天台、齐贾皆河埽名,见元丰五年九月丁酉。以灌之,虽百万可使之为鱼矣。唐河出于西山,以囊壅之,待其师还,决囊以断其军。镇、定之师尾其后,可蓬卷而覆也。”

括至敌庭,敌遣南宰相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