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提举府界、三路保甲官并罢,令逐路提刑及府界提点司兼领。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所有保甲止冬教三月,仍自来年正月一日施行。”(实录书罢府界、三路提举保甲官,诸路以提点刑狱兼领。其保甲止冬教三月。保甲自十月起教,至正月罢。见七月六日。)

枢密院言:“逐将下公事自来并系将司施行。缘知州、知县亦合同行,今立条,诸将下公事并本处知州同管,在县即知县同管。”从之。(密记二十八日。实录书枢密院言将司公事欲令所在守令同治,从之。)

免故相吴充家见欠买户绝产钱。以其妻李氏自言也。

韩维言:臣窃见先帝时大兴甲兵,西讨夏国,始以问罪为名,既而收其地,遂致夏人有辞,违失恭顺。彼国之俗以不报仇怨为耻,今其国力渐复,必来攻取故地,若不幸复夺去,则先帝累年劳师所得,一旦失之,似为可耻。若兴师拒战,则边隙自此复开,臣恐兵连祸结,未有已时。臣窃思兵之不可不息者有三,地之不可不弃者有五,请为陛下陈之。伏惟皇帝春秋尚富,太皇太后深居九重,岂常习闻军旅之事?万一寇兵犯塞,边书狎至,发兵调食,应接不暇,或恐震惊上心,焦劳圣虑。此兵之不可不息一也。自灵州之役,永乐之败,关、陕之力凋耗,士气未复。今若再兴大役,必有失律违命,散而为盗贼者。外虞方作,内患又起,臣恐朝廷之忧,不在夏国。此兵之不可不息二也。绵地千里,屯兵数十万,必藉沈谋重望之臣为之统御,忠义拳勇之将出当战斗,干事宣力之臣促办粮馈。历数见在之臣,复推近事之验,恐未足以充备此任,而又兵械皆捐弃之余,帑庾有乏绝之忧。此兵之不可不息三也。

先帝以秉常受朝廷爵命,而国母擅行囚废,故发兵问罪。173今梁氏已死,秉常复位,所为恭顺,有藩臣之礼。若及此时复其故地,则神宗问罪之名,不为虚语,嗣皇赐地之意,实为先志。此地之不可不弃一也。朝廷自得熙河之地,岁费缗钱五六百万,后得兰州,又费百万以上。所得愈多,所费益广,拓地之无利,亦已明矣。此地之不可不弃二也。议者或以为兰州趋夏人巢穴至近,最为形胜。自余亦有要害,可以增置城堡,弃之非便。陛下若欲再兴师旅,收复灵、夏之地,则存之可也。若无此意,劳人费财,奉空虚之地,则是又添一熙河也。伏愿陛下以清静为心,仁惠为政,窃恐此事不得更兴于今日。此地之不可不弃三也。辽、夏二国,世为婚姻,且有唇齿之势,万一辽国贻书援先帝兴师之意,以梁氏死、秉常复位为辞,来请所失地,则先得我之义理而又夺我之机会矣。此时朝廷欲与地,则是听辽国之命,而恩归于彼矣。不与,则是彰先帝之过,亏大国之信,而边患复兴矣。此地之不可不弃四也。中国之所以为可贵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