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定役法所言:“坊场、河渡钱,元用支酬衙前重难、添酒钱等,准备场务陪费。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如此之类,名件不一。除依条合支外,欲并拘留,以备招募衙前,支酬重难及应缘役事之用。”从之。

右司谏苏辙言:

臣窃见台谏前后上章,论韩缜过恶,乞行屏退,皆留中不出,人人惶惑,不测圣意所在。臣顷与李觉上殿奏事,面闻德音。以为进退大臣,当存国体,虽知缜不协人望,要须因其求去而后出之。臣即奏言:“陛下以恩礼遇大臣,虽盛德之事,而臣等身有言责,言苟不效,义不可止。但恐自此章疏纷纭,烦渎圣听,于缜愈为不便。”至今四十余日,台谏文字,日以益多。而缜晏然据位,略无陈请。臣观其意思,盖欲佯为不知,固执权宠,迁延岁月,然后因间乘隙以害言者。用心如此,而陛下望其愧畏公议,自引而去,知其难矣。缜与蔡确、章惇均是奸邪,皆能虐民乱国。然蔡确闻有弹奏,即上章请郡。章惇虽不能自引,而褊中易动,轻肆狂言,亦蒙显黜。惟缜居其中间,虽才器凡陋,不及二人,而操心深险。既不为确之逊避以辞政柄,又不为惇之躁妄以触天威,盘旋顾望其中,窥伺不浅。苟可以一日固位,何所不为。而陛下待以体貌,含忍不发,正堕其计矣。臣窃惟陛下以至仁至公抚御羣下,近日中外臣庶稍就规矩,而独于进退大臣,听纳台谏,优游不决,似未尽善。臣不胜愚衷,怀爱君之心,请为陛下略言其故。

臣窃见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余年,海内乂安,近世少比。当时所用宰相二三十人,其所进退,皆取天下公议,未尝辄出私意。公议所发,常自台谏,凡台谏所言,实时行下。其言是则黜宰相,其言妄则黜台谏。忘己而用人,故赏罚之行如春生秋杀,人不以为怨。终仁宗之世,台谏不敢矫诬,而宰相不敢恣横,由此术也。今陛下虽能虚受直言,而臣等所陈一切,留中不出。使台谏忠邪无由明辨,而大臣出入得以自由,暧昧成风,有损国体。蔡确之出,已负公议。观文之除,众谓侥幸。而大臣犹以不得节度使及转官为词。良由不正其罪,以启谗慝之口。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只如章惇之事,台谏久以为言。是时陛下若即付三省议其可否,则惇之去留自出公议。陛下始既不忍,养成惇恶,然后特出御批,言其罪状。正人端士虽知惇有余诛,而邪党小人,或谓陛下以忿怒逐枢密使。臣之所忧,实在于此。故愿陛下举行仁宗故事,凡台谏封章,一一付外施行。如臣等所论韩缜过恶,必不下二三十章,并乞降付三省。如臣等所言有妄,即乞明正典刑;如缜罪状不诬,亦乞显行诛责。使天下明知缜之降黜,事端发于台谏,盖是公议所迫,虽先朝旧臣,陛下亦莫得而赦,自然中外更无毫发议论。臣建此言,非独为缜一事,盖欲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