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徐州布衣陈师道为亳州司户参军〔四〕,充徐州州学教授。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先是,苏轼、傅尧俞、孙觉等言:“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若将终身,苟非其人,义不往见,过壮未仕,实为遗才。欲望圣慈特赐录用,以奖士类。兼臣轼、臣尧俞皆曾以十科荐师道,伏乞检会前奏,一处施行。”故有是命。轼等言师道“苟非其人,义不往见”,谓章惇也。惇前知枢密院,欲师道一来见己,则将特荐于朝,师道终不往云。

御史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言:“伏见尚书左丞李清臣窃位日久,资材冗阘,无补事功,而性行憸邪,阴能害政。专于为己,有患失之心;苟于随人,无自立之志。素餐尸禄,人为羞之,而清臣恬然自居,不以为耻。方王珪、蔡确辈用事之时,欺君罔上,无日不有,清臣则唯阿附其间,未尝进一言之忠。自陛下登用耆哲,修复旧章,兴滞救弊,惟日不足,清臣又隐默于中,亦无一言之助。人材之能否,清臣不知,民事之利病,清臣不识。间每至都堂会议,但饱食危坐,若醉若梦,旁观众人而已,省胥堂吏皆能笑之。又尚书省日有天下词状,近制令左右丞一面收接,清臣昏缪,不晓情状,人无所诉。诉事者往往相告语曰:"今日左丞当笔,且莫下状。"臣窃痛国家不惜高爵重禄,以养大臣,所以为民也,民言如此,陛下何赖!天下何望!玷辱庙堂,为国深耻,非徒无益也。陛下知其不才,曲全恩意而容之,二年于今矣,不为不厚。臣上体圣心,屈公议而未力言者,亦二年于今矣,不为不久。过此尚复默默,义何以安?伏望圣慈早赐罢黜,以伸公议。”

岩叟又言:“臣近同傅尧俞于延和殿弹奏李清臣不才无补,久玷庙堂,怀奸挟邪,阴害政事,公议所弃,中外一辞,乞赐罢黜,至今未闻施行。臣窃伏念皇帝陛下春秋方富,太皇太后陛下制政房帏,正宜拣拔贤才,以为辅佐,不可久容佞人,亲比左右,日渐月磨,亏损圣德也。愚臣之忧,将在于此。伏望圣慈断以天下之公,早加斥逐。清臣一出,可以厉贪鄙,可以戒阿谀,可以警尸素,国家之益不可深言矣。臣不胜拳拳忠告之至!”贴黄称:“清臣近于西京买园宅,相州置房缗,皆第一等者,子孙弟侄尽有爵命,又用赐金以葬其父祖,先帝与陛下可谓不负清臣矣。而清臣所以报先帝与陛下者,天下未之闻。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此公议所以共弃也。”(尧俞奏不见于集。)

监察御史上官均言:“清臣顷在前朝,预选制科,以文学显名于时,因缘附会,渐致荣显。而天资柔佞,无他智略,自居执政,士望日损。元丰中,宰相王珪、蔡确邪佞罔上,引援奸党,蠹政害国,弊及四海。而清臣备位辅佐,俛首随和,曾无建明,碌碌固宠,屡迁岁月。搢绅指议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