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言:“伏见先皇帝考古视典,建置治官,天下之务分总于三省,散隶于六曹,循名责实,大体虽善,而措置法度未暇致详,此议者所以论官宂之弊,而首及于寺、监也。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伏惟陛下即位之初,常赋之外一切蠲复,所入有限,则国用有不足之虑,是以专置官局,裁节浮费,(元年四月十八日,诏户部裁减浮费。)而膳部并于主客,虞部入于屯田,又量事之闲剧,以定员之多寡,六曹所减凡十九员,而官无废事,人无异论者,处之得其理也。臣常观先帝时,寺、监长贰多不并置,亦有无卿、少而丞、簿行其事者。今太仆、卫尉、鸿胪、光禄、太府各二卿,军器、将作、少府各二监,丞、簿、官属仍不预焉。省曹所减止十二员,而寺、监所增乃倍平昔,前日省官之诏遂为空文,损彼益此,何补于治?昔杜佑建议于唐,以谓:"皋陶作士,正五刑,今刑部尚书、大理卿是二皋陶也;垂作共工,利器用,今工部尚书、将作是二垂也;伯夷作秩宗,典邦礼,今礼部尚书、礼仪使是二伯夷也;伯益作虞,掌山泽,今虞部郎中、都水使者是二伯益也。旧名不废,新职日加,空存虚称,皆无实事。"臣每爱其言,最为切理。今百司申陈,必经寺、监,而长、贰鲜敢予夺,悉禀六曹。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不惟虚烦文字,淹留旬月,而又省、寺指挥闲多异同,内外有司艰于遵守,加以官吏猥众,糜耗廪禄,非有厘革,将不胜弊。欲望圣慈参酌典故,稽考名实,凡寺、监之职可以归之六曹者,宜尽省之;或事务实繁,及国体所系,不可罢者,亦宜裁为定员,不使宂滥,庶几官得其人,经费易给。”

◎注释

〔一〕刘几“几”原作“几”,据宋史卷二六二、东都事略卷三〇刘几传改。

▊喜欢看【宋】李焘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_卷 四百八 元佑三年(戊辰,1088)(六)吗?那就记住炒币?小说的域名adzh.com▊(请来炒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二〕展给卖薪炭限十有五日“卖”原作“赏”,据宋会要瑞异二之一六及宋史全文卷一三上改。

〔三〕诏湖北转运使李茂直“转运使”原作“转运副使”,据本书卷四〇七元佑二年十二月己亥条注文及乙巳条、卷四一一元佑三年五月甲戌条及本卷上文丙辰条改。

〔四〕开示恩信“示”原作“市”,据阁本及宋会要蕃夷五之四四改。

〔五〕以阴雪“阴”原作“除”,据阁本改。

〔六〕罢上元节游幸“上”字原脱,据阁本补。

〔七〕元佑三年正月乙丑“元佑”原作“熙宁”。据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卷三四四孔文仲传,二人元佑三年知贡举,无熙宁三年知贡举事。又本书本卷下文二月癸巳条注文云,吕公着知熙宁三年贡举。此处“熙宁”显为“元佑”之误,故改。

〔八〕张之谏“之”原作“子”,据阁本改。

〔九〕令指陈差雇二法各有若干利害“陈”原作“挥”,据阁本及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三二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改。

〔一〇〕在本府护城横堤之南“护城”二字原倒,据阁本乙正。

〔一一〕常言不可“不”字原脱,据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一一回河上补。

〔一二〕又有以本院差遣武臣因事去处取旨换授者“因”原作“同”,据阁本改。

〔一三〕仍罢所复职确知邓州“职确”二字原倒,据阁本及本条注文文义乙正。

〔一四〕皆在试官能否“皆”原作“就”,据阁本改。

〔一五〕政目二十八日诏“十”原作“月”,据阁本改。案:元佑三年二月戊寅朔,本日乙巳,恰为二十八日。

〔一六〕同知孙觉孔文仲言“知”字原脱,据本书本卷正月乙丑条补。

〔一七〕今夏人虽受封册“受”原作“授”,据阁本改。

〔一八〕再任“任”原作“仕”,据阁本、活字本改。

〔一九〕而所以行之者“行之”二字原倒,据阁本乙正。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