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诏赐河东路金二千两、绢十万匹、钱十万,以充军须。173(新无。)

诏横行使、副无兼领者,许兼宫观一处,月给食直钱,使十五贯,副使十贯,其宫观合破添给勿支。

命将作监丞李士京、宣德郎潘适管勾修京城。(苏轼十二月论周穜后疏可考。)

三省、枢密院延和殿奏事,司空平章军国事吕公着、左仆射吕大防、知枢密安焘、中书侍郎刘挚退,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右仆射范纯仁、尚书左丞王存、右丞胡宗愈留身,存前奏曰:(案河渠志存等奏此,在六月庚子。)“适诸臣敷奏河事,臣预闻议论,乞更少陈愚见。孙村口回河利害,论者不一,近召谢卿材、张景先令与王孝先、俞瑾商量,卿材状称河势北流顺快,乞不行闭塞。孝先等状称,惟孙村口可以取水还复故道,须治故道、旧堤,乞更展一年;如将来不测,大河泛涨,冲过直堤,淤淀故道,或河道变移,别无取水去处,乞免修河官吏责罚。且孝先等系建议官,其说却如此,是亦未能保其必可以成功。只开减水河,浚故道,治旧堤,计用兵夫数万,物料数千万,尚未说将来闭塞河门所费用。若果能回复大河,为永远之利,虽更劳费财力,亦不足计较。今据其说,乃是侥幸万一成功,未有的确利害,将来若回河不得,是虚弃数千万物料,困数路民力,岂得不虑。今公私财力困匮,惟朝廷不甚觉者,赖有先帝时封桩钱物,逐时支用,不至阙乏。访闻外路州军仓库空虚,往往无三两月支费去处,今举此役,起数千万物料、兵夫,图不可必成之功,臣实当责,不敢不委曲上奏。”

又奏:“诸臣言设险御外,固为远虑,然须因地势回复大河,方可为险,如孙村口回河不得,亦须别行相度。北人若御得其道,自景德至今八九十年,通好如一家,岂是设险之效?苟御失其道,如石晋末耶律德光入汴,当时岂无黄河为阻?况今河流未必便冲过北界,须且详究利害。惟是民力不可不惜。”

又奏:“昔河决天台埽,是时章献太后垂帘〔一七〕,两遣近臣按视,预积物料数年,然后兴役。173今何惜遣一二近臣按视,候见的实利害,然后兴役,亦未为晚。臣非为异论,实以忧责所系,不敢不尽愚款,愿陛下慎重此事。”

太皇太后曰:“且更熟商议。”(已上并据王存奏议。)于是收回戊戌诏书。(此据范纯仁家传增入。)

范纯仁又奏:“臣伏见昨日议论河事,大臣各有所见,圣心谨于裁决,天下幸甚。臣劶更陈一二,仰裨宸听,具画一如左:一、大河为中国之险,此乃人所共知,今欲改移,须先审验河势所向,地势高下,可则为之,固不可以人力国财强与水争。前来执政轻信,事不预虑,已枉用过人工物料不少。今来又欲不度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