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年又奏:“近者论奏翰林学士兼侍读苏轼,多以汉、唐人君杀戮臣下,及大臣不奉法令,欲以擅行诛斩小臣等事上进,仍于讲筵读史书之际,怀挟私意,妄论政事,以渎圣聪,欲乞朝廷罢斥施行,至今未闻德意〔五〕。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伏望圣慈特赐睿旨,降出臣奏状,付三省取出讲筵编录,则苏轼所进汉、唐事迹内照验,见有上项杀戮诛斩等事,若非辅成人主仁厚德性之说,不合进献,即乞早赐斥逐。如臣所言不当,亦乞特行黜降。”贴黄称:“轼为翰林学士,职在侍从,凡论政事,宜明上章疏,指陈是非,其在讲读,即非议论政事之所。今轼于体当上章疏而不上,于不当奏事之处而论奏,动违故常,必挟奸罔。伏愿详察,早赐罢斥,以杜微渐。”

先是,轼于讲筵进事迹云:“成帝时,张禹位特进,甚尊重。朱云上书求见,欲斩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折殿槛,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文帝时,申屠嘉为丞相,邓通方爱幸。嘉入朝而通居上旁,有怠慢之礼。嘉奏事毕,因言:"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罢朝坐府中,为檄诏通曰:"不来,且斩通!"”“唐太宗时,河内人李好德得心疾,妄为妖言,诏按其事。大理丞张蕴古奏:"好德被心疾,法不当坐。"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蕴古本贯在相州,好德之兄厚德为其刺史,情在阿纵,案事不实。"上怒,命斩之于市。”

彭年累奏俱不报,崇宁末,乃检会施行。

诏今后应濒河州县积水占田处,在任官能为民擘画沟亩,疏导退出良田二百顷以上者,并委所属保明以闻,到部日与升半年名次;每增一百顷,递升半年名次;及千顷以上者,比类取旨酬赏;功利大者,仍取特旨。173从吏部侍郎范百禄请也。

乙卯,夏国遣使谢封册,诏学士院降回诏。

亳州观察使克谌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华国公。

壬戌,御迩英阁,召讲读官讲尚书,读宝训。司马康讲洪范至“乂用三德”,上问曰:“只此三德,为更有德?”康对曰:“皐陶所陈有九德,如柔而立、刚而塞、强而义之类是也。”先是,上恭默未言,起居舍人王岩叟喜闻德音,因欲风谏,退而上言曰:“陛下既能审而问之,必能体而行之。三德者,人君之大本,得之则治,失之则乱,不可须臾去者也。三数虽少,推而广之,足以尽天下之要。陛下诚能用以修己安人,则尧、舜、三代之盛可坐致也。臣职备史官,敬已书之于册,以示万世。”

癸亥,故入内供奉官郝士良男陟为三班差使。

乙丑,诏常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