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诏:“秘阁试制科论题,于九经兼正史、孟子、扬子、荀子、国语并注内出,其正义内毋得出题。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

丙申,朝散大夫、给事中黄廉卒。

丁酉,诏:“今月十六日迎纳皇后,其行事、陪位官各依元佑二年九月太皇太后受册支赐五分减一,二十数已下勿减。”

戊戌,上御文德殿发册及命使奉迎皇后。

己亥,百官表贺于东上合门。

庚子,吏部尚书王存言:“臣五月一日文德殿视朝,次当转对。臣既述管见,复观事体有可论者,不敢默默。夫侍从官职在朝夕论思,以补上聪。人臣备位,亡所建明,今乃应着令于朔朝转对,以备仪制。臣不胜愧汗,无地逃责。然窃以为视朝转对之意,本为在庭庶官平日不得伸其所见,故于朝会使之尽言,以广聪明,恐非所以责侍从官也。欲乞今后文德殿视朝免侍从官转对,专责以朝夕论思之效,于体为得。”从之。(八月一日,孔武仲云云。八年正月二十一日,免权侍郎以上转对。)

甲辰,龙图阁待制钱勰知青州。龙图阁学士、知青州曾布知瀛州〔五〕。宝文阁待制、知瀛州蒋之奇知河中府。

丙午,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王岩叟为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以侍御史杨畏言岩叟天资至险,强愎徇情,父子预政,货赂公行;监察御史黄庆基言岩叟废法徇私,强很自用,父荀龙、子横交通货贿,窃弄威福,而岩叟遂称疾,章再上,故有是命。(张舜民志岩叟墓云:“先是,公为中书舍人,封还滕元发词头,因言元发能为探报,不遣防秋人马,得帅臣体。其后他帅已复遣矣,而六年秋有麟州之役。言事者不知,乃谓公在枢府建议罢之。然二圣照知本末,甚难其言。属公病且久,抗章请解机务,至于再四。上数遣内侍赐诏勉留,公请愈坚,乃拜端明殿学士、知郑州。173”又云:“新郑之命既行,言者未已,帘中谕曰:"不然。王岩叟于朝廷有大功,今日之命,出不获已。"”此事当考。旧录载杨畏、黄庆基所言,乃殊不及滕元发事,须求全章附见。新录但删修云:“岩叟天资至险,强很自用,废法徇私,窃弄威福。”其余悉因旧录,又失不为岩叟立传,信可谓疏略矣。郑雍旧传云:“王岩叟在位,雍依附不言,惟奏滕元发罢河东防秋兵,致麟、府寇,为挫国威。”然则岩叟所以罢,要不由此也。)

右正言虞策言:“王岩叟罪状颇多,其间至有赃贿等事,犹得端明殿学士而领辅藩。伏乞将臣僚前后论列岩叟文字,悉付外逐一究治,别白是非,以正其罪。”不报。(编类章疏七年五月二十六日奏,今附见此,全章当考。既无施行,即是不报也。)

权陕西转运使穆衍为左司郎中。衍前自右司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