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防等奏:“臣蒙恩差充南郊大礼使,准式常赐外,更有加赐。173臣等备员宰政,赋禄已优,稠迭受赐,于义未安。兼辞免加赐,已有前比。伏望圣慈特赐寝罢。”御批:“宰臣等引前来明堂例,辞免加赐。今南郊与明堂事体不同,宜降诏不许辞免。”(御集云七年九月六日降诏,今附此。政目十二日吕大防等免加赐,即此也。)

丁亥,诏军人不许习学乞试阴阳文书。如违犯,并从私习条。

戊子,召辅臣观稻于后苑。

东上合门使、吉州防御使苗履为泾原路都钤辖、知镇戎军。

熙河兰岷路经略司言,探闻青唐聚兵一公城防托洗纳族,兼自来青唐未尝于河南地分点集〔三〕,虽称防托洗纳人户,又虑别有他谋。诏令范育密谕康识、王克平详探所添人马因依以闻,仍阴为堤备,不得张皇。(康识、王克平差遣合检附。)

先是,诏侍从官及六曹长贰、给舍、台谏、礼官集议郊祀典礼。(三月十八日。)于是,翰林学士兼侍读顾临、翰林侍讲学士范祖禹、权户部尚书钱勰、御史中丞李之纯、户部侍郎蒋之奇、中书舍人乔执中、殿中侍御史吴立礼、太常博士张瓛等八人议曰:“臣谨按经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礼曰:"天子祭天地、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徧。"三代之礼,天子无不亲祀天地。周礼:"冬日至,祀天于地上之圜丘;夏日至,祭地于泽中之方丘。"自玉器、牲、帛、乐、舞皆不同。由汉以来,乃有合祭之文,至于国朝,踵为故事。元丰中,神宗皇帝用礼官之议,诏定北郊亲祠之议,始罢合祭之礼。陛下嗣位,于今八年,将肇祀圜丘,而疑于未见地祇;欲循祖宗之旧,则礼不经见;欲如元丰之制,则虑北郊或未可行,故下有司博议。此诚欲崇明祀,谨重之至也。臣等议,书曰:"惟天地万物父母。"礼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王者父事天,母事地,皆不可以不亲。今三年而一郊,已非古典,而北郊未有亲祠之日,若不亲见地祇,则是尊天而不亲地,事父而未事母也。173朝廷审能以夏日至,盛礼备物,躬祀北郊,举千余年之坠典,此则三王之盛,复见于今矣,其谁敢以为不然。然臣等窃恐北郊之礼,未必亲行,徒崇空文,则天子长无亲祀地之礼,亦非圣情之所安也。伏请合祭天地,如祖宗故事,竢将来亲行北郊之礼,则合祭可罢。”

临、祖禹又言:“窃以天地特祭,经有明文,然自汉以来,不行之千有余年矣。时异事变,不能尽同。先帝朝献景灵宫十一殿,一日而徧,陛下一岁乃徧,亦因时制宜,欲可行也。太祖建隆四年初郊,至元丰百二十年,已成一代之礼,惟元丰六年,用详定郊庙奉祀礼文所议,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