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黄称:“臣自去冬以来,都堂聚议,及水官等白河事,臣累说梁村锯牙、两马头甚非典据,拥拶河流,逆水之性,于大河不便,及曾帘前面具奏闻,但以未有章疏,朝廷未能决议去拆,所以今来须至缕缕上渎圣听,不任惶恐。173”

又称:“臣窃以壅防百川,古人所忌,周太子晋力谏灵王壅谷、洛二水之事是也。况黄河百川所聚,乃天地之脉络,岂有以人力多方擗约,不顺其性,经久如此而不致患害者?臣考古验今,灼见不便,区区愚心,既知如此,夙夜忧惧,不敢缄默。乞赐圣览,特达施行。”

百禄又言:“自元佑四年正月二十八日降敕罢回河,后来臣僚回河之意终不肯已,然而大河亦终不回。二圣洞照河事,亦终不可惑。且如元佑四年秋,北京之南沙河直堤第七铺决,水却北还河,臣见朝廷别无施行,将为无足忧者。近因外都水丞将到河图,方见画样上件决口,乃与大河一般。寻行取会,据外丞司申打量到决口见阔六里零二百八十五步,决口水势正注北京横签堤。173据如此口地广阔,若将来秋夏泛涨,签堤御捍不定,北京岂不寒心?而水官恬然曾不顾恤,但务掩蔽,止欲朝廷不知此意,岂得稳便?况吴安持等方日生巧计,壅遏北流,前后多端,致大河渐有填淤之害,浸坏禹迹之旧,岂不深可惜哉!若北流湮塞〔一四〕,而东注足以吞纳全河,别无疏虞,有何不可?止缘东流故道积淤岁久,今其高仰出于屋之上,河槽又狭,而缺破chu多,安持等都不以此为忧,唯欲侥幸万一,不顾危亡,殊可怪骇。况安持近已三次有状乞替,欲乞出自宸断,别选水官充代,非特保全安持等,实免久隳水政,别致害事。”

贴黄:“臣自问得直堤决口的实后,累于都堂会议,及见行取会水官,将来涨水,其决口合如何措置,免致北京疏虞,三省续奏闻次。”

先是,进呈御史李之纯、董敦逸、黄庆基乞回河东流,杨畏乞差官相视,及都水吴安持乞于北流作土堰,定河流,以免淤填事。时吕大防在告,苏颂等皆言商量未定,苏辙面奏安持所言决不可从,而范百禄再上此奏。

◎注释

〔一〕合去上文五十八字按应为四十六字。

〔二〕详为奏达宋会要蕃夷六之二七作“许为奉达”。

〔三〕欲自范育报阿里骨云“自”,同上书作“令”。

➟喜欢看【宋】李焘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_卷 四百八十 元佑八年(癸酉,1093)(四)吗?那就记住炒币‧小说的域名adzh◉com➟(请来炒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四〕纯仁初不知也“初”字原脱,据阁本补,方与下文字数相合。

〔五〕兵部郎中范子谆两易其任“谆”,阁本作“谅”。

〔六〕斯民莫不蒙被恩惠“斯民”原作“斯人”,据阁本改。按下有“列圣所以涵养斯民”。

〔七〕宜略于此察其动静原作“宜略出此察于动静”,语义未明,据阁本改。

〔八〕河北路转运司言“河北路”原作“江北路”,据阁本改。按宋诸路无江北路。

〔九〕未可遽听“遽”原作“据”,据阁本改。

〔一〇〕西贼既请纳款贡奉“西贼”原作“西域”,据阁本改。按本卷前引枢密院言及杨畏言皆作“西贼”。

〔一一〕伏望圣慈深念边防久计“久计”,阁本作“大计”。

〔一二〕使学者诵习“学者”原作“海内”,据阁本改。

〔一三〕丰稷以为厥罚常寒按“厥罚恒寒”,是书纬五行传语,宋人避真宗讳改“恒”为“常”。

〔一四〕若北流湮塞“北”原作“此”,据阁本、活字本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