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刑部言:元佑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南郊所降御札指挥,又官司誊本关报诸处,合以先到者为始。173从之。

辛酉,尚书礼部言:“光禄少卿韩宗师奏:"欲今后应大祠合奉俎处,并令仪鸾司计会,太常寺设捧俎馔幔,太庙于东神门外,社稷于西神门外,诸大祠于壝门外,量地之宜。"”从之。

御史中丞李之纯言:“西贼未附,边鄙用兵,守土之臣,不宜屡易。盖欲责其实效,必须假以岁月。况帅臣总握中权,指授规画,日久而后士心信服;料敌打冲,立威制胜,日久而后敌心知畏。未有岁月浅近,施设尚疏,而可立武事也。近者庆、渭二帅,召还、移替,皆未成资。若以护边有功,犹宜增秩以久任;若以备敌亡状,岂当免过而优迁?欲望精选材臣,付以阃外,应机制变,得以专行。明示三载考绩之限,非以功进,非以罪黜,更不先期除代,庶几边事整备而敌人款服。”

癸亥,正字余中为秘阁校理。(政目十六日事。当考。)

甲子,诏俵散蚕盐,徐州、淮阳军许依元佑敕,京东路、河东晋、绛、隰、磁州并罢。

乙丑,左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淮南等路发运副使谢卿材知相州,从所乞也。(实录在二十九日,今从政目。)司农少卿王宗望为发运使。(政目有此。六年十月初八日为司农。)淮南路转运使王子渊为司农少卿。(政目有此。六年九月十八日为淮漕。)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张商英徙淮南路。(政目。)新京西转运副使贾易与知苏州范锷两易其任。(政目有此。实录见七年十二月六日,今不取。甲戌改徐州。)

丙寅,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苏颂奏:“伏睹侍御史杨畏言,昨差贾易知苏州,稽留诏命二十余日,谓臣独主其事,论议疏违,致有台劾,按其罪戾,宜即严诛。见归私家待罪。”又请早赐黜责,诏皆不允。初,贾易坐言事出,既复为京西路转运副使,经郊祀赦恩,乃与知苏州范锷对易。颂言:易为御史,号敢言,更赦乃下迁,非是。或请加易馆职,颂又持不可。或指易为奸邪者,颂曰:“士大夫立朝奸邪,何可当也?须以实事论之。既无实事,安可谓之奸邪?”有旨再议。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而杨畏及来之邵等遽劾颂,颂竟坐此罢去。(贾范对移事,见七年十二月六日。政目于今年二月十八日书贾易对移,二十七日书易知徐州诏旨〔一二〕。苏颂传云:“会牵复前侍御史贾易知苏州,争不决,至论于上前。颂曰:"易与臣本无雅故,以其为御史不避权要,号为敢言,又法应牵复,既已为监司矣,乃徙知苏州,则是经恩反下迁,赦令为虚文矣。"众加易以馆职,颂又以为不可。时有谓易奸邪者,颂曰:"士大夫立朝奸邪,岂易当也?须以实事论之。既无实事,安可谓之奸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