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哲宗元佑八年三月尽其月。173

三月戊寅朔。

辛巳,御史中丞李之纯言:“众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至于形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今仲春之末,生育之候,而风霾间作,继以大寒、霰雪、雨水,有戾和气,殆人事不善有以干之者。夫燮理阴阳,辅臣之职。比闻国论稍亏协睦,语或传播,动系观望。昔皋陶曰"同寅协恭",伊尹曰"惟和惟一",盖吁谟密勿,运动枢极,言虽忽微,其出弥大,不可不谨重协和。望深加训谕,责其同德,上代天工,以召至和之气。”(“国论稍亏协睦”,当考其为何事而言。)

臣僚上言:“今者春务方兴,农桑维时,而愚民陷罪者众,宜随轻重决遣,以赴耕耘之业。请非灼然要切事,不得妄有追扰。其狱事须证逮者,立遣。”从之。

将作监王兢为京东西路转运使。(政目四日事。四年七月以朝奉大夫权京西提刑,改秦凤。五年六月二十二日,农少。六年闰八月十四日,将作。)

壬午,诏尚书右仆射苏颂累上表引年,乞解机政,可依所请,特除观文殿大学士,充集禧观使,所有实封食邑,依自来体例施行,于今月六日宣麻。(此新录据御集手札,便书御札云云,略不修润,今亦从之。)

癸未,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苏颂依前官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政目十六日,颂依前使相。)初,进呈台章论颂稽留制书,尚书左丞梁焘曰:“颂为宰相,理会差除,可谓称任矣。况论差除,执政皆得可否,为相复不得论本省事乎?”台章又以颂子为太学博士,同舍多有迁擢,焘曰:“差除皆宰执合议,方敢将上取旨,如一有不同,又且罢议,非颂敢专也。至如父子家庭闲语,外人岂得知之?若臆度猜疑,即诬造巧饰,何所不至!此不可不察。173”颂既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宫祠便居,焘又争曰:“颂罢相已非宜,愿两宫察言者之妄,留颂以遏倾摇之风。朝廷辄罢免宰相,事体极重。”太皇太后曰:“自是颂不肯住。”焘曰:“若用自请,即职名非故事,不可降职处外,以示疏远。”颂得以大学士留京师。(邵伯温云:“杨畏攻刘相出,意谓必相门下侍郎苏辙。朝廷复拜苏颂为右仆射,畏又与来之邵言,苏相留贾易谪命不下,为稽留诏命。时中丞李之纯与苏相为姻家,偶在病告,畏入卧内见之纯曰:"台谏言苏颂章累上,未有施行,公与之连姻,托病在告,恐言者将及。"李公长者,为畏所劫,亦上章言臣僚论苏颂章疏,乞早降出施行。苏相遂罢。太皇太后察见杨畏等私意,复自外召范纯仁拜右仆射。畏与之邵又言纯仁不可用,不报。”之纯与颂为姻家,当考。实录不载之纯有言,亦当考。余已见二月二十九日。伯温作杨畏传云:“吕相大防喜子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