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哲宗元符元年五月尽其月。173

五月戊申朔 上御大庆殿 受传国宝 行朝会礼。初 咸阳民段义郊居 因造屋斸地 得玉玺 其文曰:“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藏于家未献。有诣尚书省言雍人有得宝物匿而不献者 都省方下长安问状 而义已持玺来献。玺玉甚美 色正绿。蹇序辰为礼部尚书 安惇为谏议大夫 皆言此秦玺 汉以为传国宝 自五代亡之 今为时而出 天所贶赐 当以礼祗受 告于郊庙。遂下学士院、御史台、尚书礼部、秘书省集官议 而舍人、给事不与。蔡京、邢恕辈与序辰唱和 以为希世之宝 为时而出。而御史台主簿李公麟以谓玺文乃小篆 为鸟鱼状 盖李斯所篆。又云:“初学记云:蓝田之玉如蓝 故谓之蓝田 此真秦玺也。”京等以传记所传 难于考合 但云汉以前玺 遂求对 欲以受尊号册礼 因五月朔大朝会 受传国宝。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上许之。礼官以语人 而三省犹未之知。后一二日 诏三省悉如其请。凡缘受宝诣宫观恭谢 并赐宴及赏诸军等 三省皆不与闻。

它日 许将谓曾布 言“初得此玺 章惇以谓秦玺何足贵 但令集议 不过藏天章瑞物库而已。”黄履亦深以为当然。既而京等专达 未尝关由三省。一日 黄履言:“若因五月朔朝会而受之 亦不妨。”惇大骇 且怒履之变前议。盖履得之蔡卞也。及诏如所请 惇等不复敢一言 闻者哂之。既而有言五月朔朝会不经 朝廷久已废此礼。上止令改正 以五月朔御大庆殿 受传国宝 一如大朝会仪。凡已行宣敕文移 悉追还 依此改正。上御通天冠、绛纱袍 降坐执镇圭 搢圭 受宝于太尉 以授掌宝官 乃升坐受朝贺。掌宝官 以入内副都知冯宗道、梁从政充。(正月十七日

⅟本书作者【宋】李焘提醒您《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在炒币小_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adzh⊛com⅟(请来炒币小_说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二月四日。可考。)

己酉 德音降天下死罪囚 徒以下释之。诏受宝毕 就今月十一日 宴于紫宸殿。

辛亥 诏:刘挚、梁焘据文及甫、尚洙等所供语言 偶逐人皆亡 不及考验 明正典刑 挚、焘诸子并勒停 永不收叙 仍各于原指定处居住〔一〕。(刘挚为文及甫所诬 梁焘为尚洙所诬 各是一事。四年八月十六日 并付蔡京、安惇究治。实录但称尚洙等而不书文及甫姓名 恐合增入。后刘跂辨谤录载新州元符元年七月牒 备载五月四日圣旨 亦不称文及甫 止称尚洙等 盖当时果不出文及甫姓名。然五月四日乃三省同进呈蔡京乞废弃挚诸子状 遂进呈讫 其日即有此圣旨 盖实缘及甫所告也。跂录今悉具注在后。梁焘家属 令昭州居住 在邵伯温云 蔡京、安惇治同文狱 毁炼不成 哲宗疑之 会星变赦 批出曰:“朕遵祖宗遗志 未尝诛戮大臣 刘挚等事 可勿治。”不然 数十家皆被诛戮矣。然刘挚、梁焘同时死于岭南贬所 人亦疑之。伯温所云 亦既具注 在三月九日。)

先是 蔡京言:“臣昨奉诏究问文及甫书事 寻具进呈 乞赐施行 至今未奉朝旨。伏缘刘挚与其同罪 有司马昭之心 为同时之人所发 而陛下以天地之度 贷其万死 恩至厚矣。而臣拳拳犹有请者 欲正其典刑 以及其子孙 以信于天下。今挚已物故 子孙虽有广南居住指挥 而未闻有废弃之命 至于同恶之人 前物故与未物故者 俱未有也。且人臣有司马昭之心 大逆无以加此 则凡知事君者 莫不切齿 而旷日引久 未闻行遣 此臣之所未喻者。夫罚罪 陛下之威柄 今大逆不道之罪 而得逃于今日 臣愚以为非所以示天下也。伏望早降指挥。”诏以京言送三省 于是三省同进呈 而有是命。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