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正言邹浩奏:“伏见绍圣以来,言官缘论事不当,责降差遣者,久未牵复。173窃恐中人以下,因此以言为戒。今来大礼,泽及万方,无物不荷至恩。所有绍圣以来责降言官,亦望圣慈详酌情理牵复施行,不惟可见公朝未尝以言废人,抑足以作天下敢言之气。”(此浩奏稿称是元符元年十月分所进。今附月末。十一月二十日赦文,可考。)

浩又言:“伏闻臣寮上言,乞于诗、书、周礼三经义中出题试举人,蒙指挥下合属去处勘当,以为可行。臣窃谓三经之旨,久为注疏所汩。自王安石父子奉诏训释以示天下,而学者知所适从,盖二十余年矣,其有功于名教岂小哉!然而谓之义,则止是训三经而已,非所谓经也。夫以经造士,而以非所谓经者杂试之,甚失先帝专用经术之意,其不可一也。不拘注疏,一概出题,乃试诗赋时事引以为比,又非先帝所以改科之意,其不可二也。若谓试题有限,当以此救其弊,则诗、书、周礼固各有义矣,不知易与礼记何以待之?五经同试而事体不均,其不可三也。学者既见三经义文字繁多,必择用力少者而习焉。岁月之闲,将尽改易与礼记,而诗、书、周礼有时而为弃物矣,其不可四也。抑恐自此以后,又有建言,谓易与礼记可废,而专以有义三经出题考试者,势亦无以夺之,其不可五也。国体所系,尤当详慎。伏望圣慈,特降指挥,只令依旧遵奉先朝条制出题施行。”(按此邹浩奏不得其时,因是月十九日命官编纂三经音义,附见月末。其后出题讫依旧法,当是从浩言也。)

◎注释

〔一〕河中府解州小池盐宋会要食货二四之三二“河”上有“欲”字。

〔二〕商华等州私土盐“商”,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及上引宋会要作“同”。

〔三〕欲徙上等户一千以实之“一”,阁本、活字本作“二”。

〔四〕加三官“加”字原脱,据阁本及下文“又赐金加官”句补。

〔五〕北事虚实阁本、活字本“北”作“此”。

〔六〕逐月各特支与月粮阁本、活字本“逐月”上有“逐官”二字。173

〔七〕横水澜本书卷五〇六哲宗元符二年二月丙子条有“自青南讷心、横水涧、东冷牟进筑”句,疑“澜”为“涧”之形讹。

〔八〕额勒色克“色克”二字原倒,据阁本、本卷下文及本书卷五〇二元符元年九月甲子条乙正。

〔九〕南牟会一带相迎“南牟”二字原脱,据阁本及同上本书卷五〇二补。

〔一〇〕全贵在两路帅臣阁本“贵”作“责”。

〔一一〕以地与人亲宋史卷九八礼志、宋会要礼一四之五九“与”作“于”。

〔一二〕礼生各引分献官奉玉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