綍又言:“广信城北鲍河,夏秋山雨暴涨,倒流入城,淹浸草场,漂荡舍屋及堡寨。173又广信、安肃二州之兵〔五〕,乞与巡边司兵滚同差使。又河朔马不足,请就近地或府界或西市团纲分配。边城并堤道官八员无职事可领,乞罢屯田判官,愿专置一员,所在责逐县令、佐兼领田事。”诏马事令太仆寺,余令逐路安抚总管司相度以闻。上谓辅臣曰:“綍所陈颇有理,可令召对。”曾布曰:“此乃京西转运判官周纯之弟,其人材或过于纯,召对固宜也。”布因言:“人材难得,顾所收采未广耳。臣尝言章惇所引举人,多不当,如李仲在元佑中,希王岩叟风旨,便申乞废清汴。昨既罢提举官,却令开御河,遂擢提刑。御河为北京患,人人知之。今年春旱,而北京水满城郭,居民、仓库皆被害,而无敢言者。韩忠彦深以为忧,亦不敢言,蔡卞亦知之,此事恐未便。”上曰:“此不难,只遣一内侍往视之,便可见。”布曰:“臣方欲开陈,乞遣一中人往视之,即可知虚实。”上曰:“邹浩亦有文字,当令按视之。”(按视竟何如,当考。)

邹浩言:“臣伏闻北京城内自开贯御河以来,民庐、僧舍为水所浸,见已不少。若万一河流涨溢,即必为北京大患,事理无疑。兼闻本处大姓,已有迁居县镇,豫为避水之计者,人心危虑,不可不察。欲乞下河北路安抚转运等司,疾速相度,务令一方永远无虞,上副朝廷兴利除害之意。伏望圣慈详酌,特赐指挥施行。”

又言:“臣近以北京城内御河浸溃为患,乞赐指挥下河北路安抚转运等司相度处置。臣续访闻得河北去年大水之时,北京几殆者数矣,赖救护官司急将御河塞断,以故水不入城。今来若只疏畎积水,以纾目前之患,不惟河高城卑,疏畎之后,依旧浸溃,其患犹在,实恐将来秋水暴集,因缘御河引注入城,涨溢难防,为患必大。惟是回徙御河,行于城外,庶几一方永无他虞。兼闻北京城外旧有河道,虽久堙废,自可兴复,以成御河之利。但御河系李仲所开,仲方为本路提刑,故官吏无敢言者。然而一方生灵之害,岂可因人而忽之也?况今迫近秋水涨溢之期,尤不可缓。伏望圣慈,特降指挥,令河北路不干碍官司,疾速相度,回徙御河,自北京城外通行,以绝后患。”

癸丑,权户部尚书吴居厚试吏部尚书。(实录无此,居厚墓碑亦止云召为户侍,明年进权户书,满二岁为真,加龙图阁,权知开封。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此吏书或当作户书,更详之,六月十二日可考。)

奉议郎、守监察御史邓棐为礼部员外郎。棐先除殿中侍御史,固辞之,因改是命。(除殿中,在四月二十二日。)

泾原奏,知平夏城乔松等守城有功。松迁三官,第一等两官,第二等一官,仍减二年磨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宋】李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李焘并收藏续资治通鉴长编最新章节卷 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