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那个家中有一个让他厌恶的叔父,可是那里的感情让他无法作出割舍,他觉得相比起汴京的繁华,家乡之于他更为重要。

在犹豫和踌躇了许久后,他方才是做出了这么一个艰难的决定。

“伯伯,感谢您的心意,汴京固然繁华,可是我还是割舍不下乡里的亲人!”

若是真的留在了汴京读书,那么以后同父母亲人联系,也就只能够通过书信往来了。

毕竟汴京来回一遭可是很远,如今可没有什么便捷的交通工具。

这来回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易事,如今若是跟着这个刚刚认下义父后面,将来的生活定然会比回去更好。

可是他依旧会拒绝,身边的塞赤也不明所以的傻呵呵地笑着,一边吃着桌上的饭菜。

一顿饭后一家子人又将两人送走离开,而章淳目光中有些不舍,这个汴京对于他而言是孤独的,塞赤和葛仲两人若是能够留下,他也就多了两个朋友。

等到两人上了马车彻底离开了,一旁的妇人方才舒缓了一口气,因为若是当真二人留了下来,家中的生活也会立刻拮据起来。

并不是她心思多,刻薄寡恩而是她的出发点也是从这个家而出发。

章启感叹的说了句:“素闻延州之地乃是教化之地,当地民风淳朴,从塞赤和葛仲两个孩子身上可见一般!”

若是说延洲有什么值得让人记住的地方,那无疑就是绥德县的绥德学宫,它如今的地方可是比起孔子故乡都不遑多让。

绥德学宫初始乃是因为杨秉而知名,后来此地的民风吸引了许多的学者大儒,使得此地成了一处文人大儒常常汇集之地。

所以章启这番感慨并非是空穴来风的,一个地方的文化同样也会影响当地百姓的风气。

……

不仅仅是外来的一些大儒名士对于此番杨秉讲学抵触,在太学之中的一些饱学鸿儒同样也是。

如国子监直讲胡瑗就对官家的旨意,连续几次上书可无一例外都被驳回。

国子监直讲有主持太学之责,这个位置不可谓不重要。

而他同样也是当初杨秉所举荐的人才,二人在政见上颇为一致,对于杨秉实行的一系列新法,利国利民的事情,他都是抱双手双脚赞成的。

这并不是因为二人之间乃是提拔重用的关系,而是这是他由心的如此觉得。

固然他钦佩杨秉的文采,敬重他的德行,支持他的改革,但是二人乃是学术之上的分歧。

这之于那些阴谋家,政治家而言,这不过是点头应答的好事情,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坏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可是学问这个东西乃是他立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炒币小说只为原作者不喝咖啡的柯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喝咖啡的柯基并收藏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最新章节说明